中風前兆竟藏在日常!教你看懂4個身體發出的危險訊號
中風前兆往往藏在我們每天忽略的細節裡,像是突然頭痛、看東西短暫模糊等,一旦錯過警訊,就可能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!這次文章將從中風兩大類型,解析4個常見中風的前兆,並分享懷疑小中風檢查及預防技巧,幫助你抓住黃金時刻,守護健康不拖延!
什麼是中風?帶你認識2種中風類型
1.出血性中風
出血性中風是指腦內血管破裂,血液流入腦組織中,導致腦部局部壓力迅速增加、腦細胞受損,根據台大醫院統計分析,出血性中風約佔所有中風案例的28%,並且此類中風多發生於45歲以上族群,尤其是有長期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肥胖、長期抽菸、酗酒、遺傳性血管疾病,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,風險更高。
此外,出血性中風在發作時,患者可能會在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出現單側肢體無力、面部歪斜等中風的前兆,若沒有及時搶救,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,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。
2.缺血性中風
缺血性中風又稱為腦梗塞,主要是腦部血管被血栓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堵塞,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足,腦組織因缺氧壞死,這種類型約占中風病例7成以上,常見於有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心房顫動等慢性患者。
中風前兆有哪些?這4個症狀千萬別忽視
1.視覺受損
當大腦負責處理視覺訊息的區域,因為缺血或出血受損時,可能導致這些區域暫時或永久失去功能,常見的中風前兆包含:
- 視野缺損:例如雙眼都看不到左側的視野。
- 模糊視覺:短暫看不清物體、影像失焦。
- 複視:無法控制眼部肌肉,導致物體出現重影。
- 短暫失明: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消失幾秒至數分鐘。
2.語言障礙
語言障礙是很常見的小中風前兆,這是因為當大腦左側的語言中樞受到損傷時,中風者可能會突然出現說話困難、聽不懂別人說話的情況,具體表現包含:
- 可以說話,但聽不懂他人說的話。
- 說話結巴、速度很慢、發音不清楚。
- 使用錯誤詞語,句子混亂,表達不合邏輯。
3.不明原因頭痛、頭暈
不明原因的頭痛在出血性中風中比較常見且明顯,而且通常非常劇烈及突發,常被患者描述為「人生中最劇烈的痛」,這主要是因為腦血管破裂後,血液滲入腦組織,導致顱內壓急劇上升,刺激腦膜和腦組織所致。
相較之下,缺血性中風則較少出現劇烈頭痛,中風的前兆多以單側肢體無力、語言障礙等神經功能缺損為主,但有時也可能伴隨噁心、頭暈或輕微不適。
4.單邊肢體或臉部異常、無力
這是最典型且危險的中風前兆之一。大腦中有特定區域負責身體左右兩側的運動和感覺,若因為血管阻塞或出血,導致某側組織遭受損傷時,該側大腦無法正常發送運動指令到對側肢體,就會延伸出以下中風的前兆:
- 單側手腳突然無力、感覺遲鈍。
- 一隻手舉不起來,或拿東西突然抓不穩。
- 笑起來時嘴角歪一邊、臉部表情不對稱。
- 無法控制某一側的臉部肌肉或流口水。
- 步態不穩、平衡感失調。
懷疑中風檢查4步驟,把握黃金急救期
根據多家醫院機構資料資料指出,當出現急性中風的前兆時,最佳治療的黃金時間為3至4.5小時內,愈早接受治療,不僅能有效減少腦部損傷,也大幅降低日後留下後遺症的風險。因此,若懷疑有人可能中風,可立即套用衛福部的「FAST」懷疑中風檢查法,快速判斷是否異常:
- 臉部(Face):請對方微笑或觀察表情,看是否對稱、有無歪斜 。
- 手臂(Arms):舉起雙手,觀察是否有單側無力或下垂 。
- 說話(Speech):說一句完整的話,注意是否有含糊、無法表達等情況。
- 時間(Time):若以上任一項異常,請記下發作時間、症狀並立刻撥打119,爭取治療時間!
預防重於治療!7個方法教你從日常避開小中風前兆
想預防中風,不只要改變生活習慣,若有高血壓、糖尿病或家族中風史的人,更需要搭配醫療輔助來守護血管健康。以下推薦幾種方法,可以幫助你降低血管阻塞風險,同時提升整體循環功能,遠離中風威脅:
- 控制三高指標:藉由定期追蹤和服藥控制,減少血管硬化和阻塞的可能。
- 規律運動: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,例如像快走、游泳或騎腳踏車,可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血管維持彈性。
- 健康飲食:採用低鹽、低油、低糖飲食,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和全穀,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和血脂,減輕血管負擔。
- 戒菸限酒:吸菸和過量飲酒會加速血管硬化,建議避免。
- 保持良好作息與情緒:避免熬夜和過度壓力,讓身體有充分休息。
- 血液淨化療程:透過先進的血漿分離技術,過濾掉血液中的多餘脂肪、發炎物質和致病因子等,再將淨化血液回輸,依此改善血液循環,降低動脈硬化與中風機率,讓血管恢復年輕狀態。
- EECP療法:這是一種非侵入性治療,透過在下肢、臀部與上臂加壓配合心跳節奏運作,可有效增加心搏輸出量、改善心臟與腦部血流,特別適用於缺血性腦中風與低心輸出量患者。最新的上臂加壓功能能提升左心室射出指數、促進腦部血流量與新生血管生成,進而改善腦部供血、降低中風後遺症,並刺激側枝循環形成,如同提前部署安全網。研究顯示EECP可使中風患者腦部血流提高約 13%,促進神經功能恢復;同時治療過程中可增加一氧化氮生成,保護血管壁並預防血栓。若搭配「心血管營養點滴」,能補充抗氧化營養素,與 EECP 形成互補效果,全面強化心臟及血管健康,加速中風康復並提升心血管防護力。
結論
中風的前兆像是突然頭暈、說話不清楚等,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出現,讓人容易忽視,但相信看完文章後,之後有發現相似的小中風前兆時,你就能及時察覺、快速行動,再加上日常生活和醫療輔助的雙重防護,大幅降低中風風險。
如果你也有三高、家族中風史或想提前打好身體基礎,推薦擁有五星好評的璽悅診所!我們堅持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理念,由抗衰老醫學權威醫師親自為你規劃多元預防療程,包含血液淨化、EECP體外反搏療法、氦氖雷射等,幫助你有感降低中風、心肌梗塞、三高等問題。立即加LINE諮詢,打好健康體質,讓身體不再容易生病!